奔腾不息的黄河,滋养着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;婉转悠扬的“花儿”,传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……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、唐蕃古道重镇,素有“西部旱码头”美誉的临夏。东乡族这个古老又年轻的民族在此世代繁衍,生生不息。如今的东乡儿女,在勤劳与智慧的浇灌下,绣出了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,让幸福的“花儿”开满坡!
(资料图)
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特别指导,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特别合作,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《于青山绿水间》每周一至周二10点芒果TV正在热播,5月23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点30分湖南卫视即将上线。第2期《幸福花儿开满坡》让我们一起走近唱着“花儿”走四方的东乡族。
东乡美食“花”样鲜,助推乡村振兴无限可能
无论春夏秋冬,令人“牵肠挂肚”的手抓羊肉,是最能表达西北饮食文化的特色美食。“无羊不成家,无手抓不成席。”在东乡族自治县更是流传百年的生产生活“标配”。吃羊肉长大的东乡汉子毛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如彪,近年来带领着村民开店致富,打造东乡美食一条街,小小村落迅速掌握“流量密码”,迈开了乡村振兴的步伐。对于未来,马如彪希望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,通过促进东乡美食产业化来致富乡里,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、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,将东乡族的民族美食与文化传播出去,振兴家乡,一同创造幸福生活。而一场突如其来关于“啊娜娜无嘟嘟”展开的创始人之争,也让马如彪头疼不已,品牌争夺战一触即发,这句爆火的东乡俗语最终花落谁家?马如彪能顺利解决这个矛盾吗?
黄土高原“致富花”,东乡绣娘巧手绣出新希望
黄土高原腹地,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娄子村的妇女们用一双巧手绣出了好日子,也顶起了半边天。作为东乡县妇联第十五届执行委员的马箫箫,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家乡传统的刺绣文化,对东乡刺绣的一见钟情,让她决定回村带着妇女姐妹们一起发展刺绣产业、共同致富。返乡后的马箫箫挨村挨户地联络绣娘,并创办刺绣工坊以订单制方式经营,通过采购、帮销,让几百名东乡族妇女居家绣花实现增收,自此,这些东乡妇女有了自己的职业——绣娘。如今她还倒腾出了一个新玩法:成立东乡族自己的绣娘模特队,2020年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秀场之上,开场模特身着剪裁利落、刺绣精美,并带着浓郁民族特色的印花华服登场。六位东乡绣娘与模特一同亮相T台,她们美丽、自信、大方,向观众展示着带有东乡刺绣的华美服饰。对于未来,马箫箫希望让传统手艺焕发新时尚之路,助力“东乡刺绣”走出大山。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东乡族妇女们利用一架绣绷,十指春风,通过刺绣改变命运,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和尊重,在乡村振兴中贡献着一份巾帼力量。
幸福“花儿”颂党恩,非遗歌谣唱响乡村新乐章
“迎春花就开放呀,千呀千里香”——这是“花儿”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一个独属于西北地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,它自由活泼形式多样,各族人民只要在闲暇时都会来上几句悠扬的“花儿”。土生土长的东乡族小伙马俊鹏计划将“花儿”引进校园,如何将这种山间地头里的情歌对唱,改编成适合孩子们的歌曲,马俊鹏着实费了一番功夫。将旧调改编得更欢快一点,在歌词里把家乡美食、家乡风景展现给大家,马俊鹏与萨尔塔乐队一起为“花儿”的传统歌词赋予了全新的生命,新“花儿”的歌词里装满了东乡人的新生活,这一朵热情又勇敢的“花儿”,是他们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尤其提到要“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”。加强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,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,更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旺盛活力。
毛沟村的铁汉子马如彪还有着很多的梦想,让美食带动文旅,让手抓羊肉美名远播。娄子村的绣娘模特队登上了国际大舞台,带着民族文化自信走向远方。中咀岭小学“筑梦乐队”的孩子们打着架子鼓,载着歌声,把古老民歌唱出了新花样。乡村振兴非遗同行,千百年来,非遗与乡村同命运、共兴衰,结下了不可分离的缘分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,非遗元素无疑将给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潜力,而乡村振兴也将让非遗传承更富活力。相信和马如彪、马箫箫、马俊鹏一样勤劳勇敢的东乡儿女生活必定会在奋进中发展,在变革中繁荣,日新月异,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!
下一期节目将去到有“彩虹部落”之称的土族,看他们如何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,建设美丽家乡。纪录片《于青山绿水间》每周一至周二10点芒果TV正在热播,5月23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点30分湖南卫视即将播出,敬请期待!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东方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